close
這幾年餐飲業大缺工愈來越嚴重,隨著最近跑咖啡館寫咖啡館文有些心得:
1.薪資天花板很明顯--,不管做幾年要超過月薪5萬,時薪250,幾乎是不可能。這種薪資不要說買房,隨著車價的升高買車的願望也很難達成,連1隻4-5萬的頂級手機都快買不起了,如果做的是較為高價的餐飲或咖啡更容易感受到階級的殘酷--,如果要自己出錢的話大概吃喝不起。除非真的很喜歡咖啡餐飲立志當老闆,不然前途無望感會愈做愈強烈。
2.同儕認同愈來愈薄弱--,相對的工作就會更顯無心。這點是說,未來的工作包括餐飲咖啡類工作在大則恆大的情形下,小店就會愈來愈難找到人,因為員工不想只面對老闆,會希望有其他同事共同承擔壓力責任與分享工作的苦樂,這樣的員工基本規模至少要有6-8人以上,一個組織要有個10來人以上才能有分層負責與情緒轉嫁的空間。而這樣的規模是一般小型產業很難慢慢成長到的,必須一開始就是設定這樣的規模,所以很多小店幾乎都在營業額增加之後就補不齊人手了,可以看的到的證據是[找不到人]是頂讓的前三大原因之一。長期找不到人,舊員工一離去幾乎就得收店了。有錢賺卻賺不到沒法做是小店最大的痛苦,僅只能維持個人或家庭的經營模式。
3.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被工作綁住,啊不只是年輕人,現在的人不喜歡被長時間綁在同一工作上。這個跟20年來的教育跟產業發展大相關,社群自媒體跟網路商機的發達跟科技的進步,已經不再是層層管理的三明治領導,有點創意跟執行能力的有很多機會是c to c的,直接面對客戶,比如說我去跑咖啡館,其實就是建立直接通路,不管是人脈建立、媒體經營或相關設備器材原物料就可以有直接的對象。這就像回到以前的業務掃街--。為什麼要掃街,如果你仔細一點觀察網路生態會發現起碼在咖啡類的網紅也都開始跑餐飲咖啡館相關的產業--,很簡單,標榜專業知識技術在螢幕前自說自唱的方式已經玩完了疲乏了,咖啡要生活化還是得跟生活化的餐飲咖啡館多認識認識﹑互相幫襯拉抬是下一波的主流,最好多拉幾個陌生人一起入鏡更有真實感。擁有自媒體行銷自己是下一波經濟的必然,這樣誰還想被幫別人長時間的工作綁住?輕鬆且短時間的暫時性兼職工作免強撐一下基本生活會是未來工作的主流。
不要再批評年輕人吃不了苦,大環境已經改變,工作的樣貌也完全不同,下一波產業革命蠢蠢欲動即將到來,如果你自己是個有魅力有領導力的人那就要積極地把規模搞大讓員工有存在感又高薪,不然就找一個可以自得其樂的經營方式----202309141815
 
,就祝福大家囉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FEWORKER 的頭像
    CAFEWORKER

    CAFEWORKER 咖啡工人

    CAFEWOR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